陈武妇科
时间:2015-02-28 08:00:05 浏览量:4488
项目名称:明代妇科名医张延珖
所在区域:句容市陈武戴村
据清光绪句容县志人物篇记载:“张延珖精于妇科,凡产后难症,数百里外必张延珖求药,无不奇效,故戴村妇科张延珖后至今犹知名。”
张延珖,男(1368-1399),明朝洪武年间人,出生于句容陈武戴村,他精通妇科疑难杂症,为无数产妇解除了病痛,他所创办的“陈武戴村妇科张大药房”,不仅在戴村,乃至句容县内外威望极高,哪家的媳妇产后患病,若不到戴村张大房抓药吃,尔后出了意外,其娘家人定会大闹一场,甚至官场相见,就连张大房常去进药的镇江养记药行的小老板的媳妇得了产后病,也要到戴村张大房来求医抓药。
由于陈武戴村妇科出了名,声誉高,县内外前来寻医问药的人越来越多,故戴村诸多张姓人家纷纷效仿张大药房挂牌行医卖药,以此作为自家谋生发财之门路。当时戴村挂张大房牌号开药铺的有六、七家之多,外地人不了解情况,往往到戴村抓不到正宗的张大房的药。不过,尽管如此,那些掛牌张大房的药和正宗张大房的药并无多少异样,对病人也能起一些作用,多数也能治好病,这是因为张延珖的妇科验方在戴村已有不少人可以掌握。由于妇科产后病范围小,所需用医治的药也就只有那么几十味,这几十味中药的剂量随病情而定,可以加加减减,故不难掌握,流传时间一长,药店店员都可以通晓。可是,在这几十味中药当中,有一味药引子是张延珖所传秘方。是治什么病都少不了的,更是其他任何人都掌握不到的。这是一种粉末状药,这种粉末状药是由五味中药研制成的粉末,在病人吃的每付药里都要加一点。各种中草药在未煎前是可以分辨清楚的,而这种粉末药是哪几味中药研制的就分辨不清了,这可能就是戴村妇科验方的秘密所在。据说有个外地医生想获取张氏秘方,曾多次到戴村抓了几种不同病症的药,回去分辨研究,别的药都能搞清楚,就是这种粉末药搞不清楚,无论你怎样化验分析,就是弄不清楚是由哪几种药研制而成的。
张大房妇科,由张延珖坐诊,他既是药店店员,又是坐堂医生,但传到后来,该药店有时有坐堂医生,有时没有,非正宗的张大房大多没有坐堂医生,全靠司药工凭经验配药,而且配药不用戥子,用手随便抓抓,所以那时病人到戴村看病,不说看病,说是抓药的。
张大房妇科药店在建国初期还有两家,一家店主是张映玉,另一家店主是张芳瑞。1956年,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,两家药店合并改为公私合营陈武戴村张大房妇科药店,张映珍为坐堂医生。张映珍是戴村张氏家族人,1909年出生,读过私塾,有些文化,拜张大房坐堂医生曹志正为师,系张延珖的第五代传人,对张延珖的验方颇有体验,当张大房的坐堂医生,是很合适的人选。后来,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,将张大房药店并入陈武公社医院,建立中药配方部,张映珍为陈武医院妇科医生,巫罗保是中药配方部的熟练配方员。
戴村妇科治病还有一个特点,就是病人到场可以看病抓药,病人不到场,只要来人把病人病情讲清楚,也可以抓药,路远的外地人还可以通过邮购抓药,就是写信到张大房(现在陈武医院),把病情讲清楚,药房就可以把药配好寄去。同样取得好的疗效。到现在,还时有内蒙古、青海、新疆、云南、上海等地来信到张大房或陈武卫生院购药的。1954年秋天,张大房接到青海某农牧场杨某的来信,称其妻产后有病五十余天,下身有类似月经之类的污血水遗出不尽,小肚痛、出虚汗、吃不下饭,身体消瘦,没有精神,看了几位医生,未见好转,后急得又找巫医来看,哪知越看越糟,病情更加严重。有幸得知贵店有专治妇女产后疾病之良药,特来信说明病情,恳请惠赐良药医治,医药费另寄。张大房认为病人产后恶露不止,气血双亏,随以补气补血逐瘀之法,按祖传密方配药七付寄去。第二次杨某来信,说明病人服药以后,病情好转,饮食大增,睡眠很熟,污血水基本不见,也有精神讲话了,是否继续用药?尚望赐教。张大房根据病人好转的情况,又寄去一个疗程的药,以巩固疗效,达到根治之目的。第三次杨某来信,说明病已全好,谢谢贵店有起死回生之良药。要不是路途遥远,定将带着妻子前来拜谢,为贵店披红。
张大房妇科粉末状秘方经一代一代传承。现如今,句容陈武卫生院已完全掌握,并且在此基础上,融入现代中医理论,针对妇女经妊胎产生理特点,辨证施治,使之逐步完善,对妇女产后血晕、痉症、痿症、痹症、恶露不尽,发热出汗,缺乳、以及不孕症、更年期综合症、不明原因性头痛等有独特的治疗方法,而且利用现代的科学检查手段,独创用中药以治疗——受孕——保胎——优生为一体的温宫益精生子疗法,治疗不孕不育症,均具有独特疗效。
张延珖离开我们已经久远了,但他为治疗妇科疾病留下的宝贵遗产,他的验方在医药发达的今天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。
附:张延珖妇科不同疾病所用的不同药方。
如产后风寒的主方是:当归、干姜、肉桂、川荞、甘草、桑寄生、寅木瓜、正加皮、大活、川断、威灵仙、制狗眷、防风、杜仲等。
产后贫血的主方是:川荞、金当归、炒白芍、大熟地、白菊花、乌药、鸡血藤、焦楂曲、广木香、炒白术、鸡内金、阿胶、制首乌、谷芽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