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学园地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>文学园地 >

“鹅乡”处处飘鹅香

时间:2012-08-01 16:47:25   浏览量:2447

句容风情之—

“鹅乡”处处飘鹅香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陈玉凤

      我们的老祖宗在祭祀天地和先祖时,喜欢用自己认为最好吃的“六牲”。这六牲,有人说是马牛羊猪狗鸡,也有人说是牛羊猪狗雁鱼。其中所用的“雁”,其实指的是鹅。
      据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 鹅肉性甘平,无毒,补虚益气,有暖胃生津、缓解铅毒之功效,为食补之佳品。如今,人们还纷纷相信鹅肉、鹅血有很强的抗癌功效。
      句容素有“苏南鹅乡”之称,养殖鹅的历史已久到无从稽考。因为这里河网密集,水域面积广阔,水草丰美,特别适合鹅的生长繁殖。这里出产的鹅肉嫩味美,是菜肴中的佳品,也是当地逢年过节、婚丧嫁娶时离不开的一道荤菜。
       从1996年起,句容的白鹅就不再满足于当地的“生活”,开始游过长江,落户在苏北里下河地区,接着,又远游至浙江、山东、四川、吉林等地,甚至“飞”抵朝鲜、俄罗斯等国定居,并在那里“生儿育女”,从此子孙绵绵。
     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句容曾引进和繁殖过“四季鹅”。这种鹅是由浙东白鹅与莱茵鹅杂交而成的,它生长快,强抗寒,成活率高,易销售,颇受人们的青睐。但老天爷公平得很,大凡被人为催长得过快的家禽和家畜,肉质和营养也就差,比如海外泊来的白猪、肉鸡等等。在人们的口味越来越“刁”的若干年后,四季鹅还是被本地的白鹅给“逐出中原”或“偏安一隅”了。如今本文所提到的“茅山老鹅”,大部分都是“地产货”。
句容人吃鹅,主要分红烧和腌制两种。
      腌咸货自古就是句容人的拿手好戏。仿佛为了映证这一说法,2005年,句容的某土墩墓里居然出土了一罐距今已经2500多年的咸鸭蛋,这恐怕是咱中国现存的最古老的咸货了。由于句容地处江南,四季分明,一旦寒潮来临时,气温便急剧下降,此时水枯草败,而白鹅正值肥壮之期,除了种鹅之外,若再伺养下去就明显地不合算了,于是家家户户便宰杀老鹅,腌制起来,从正月一直吃到初夏。久而久之,家家的这些“腌技”便择优传承下来。
      句容人腌制的咸鹅,紫里透红,油香四溢。它可蒸可煮可清炖,无论哪种吃法,都让人“打嘴巴子也舍不得丢”。
     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,茅山地区的一些农家餐馆将咸鹅用微火煮熟后切成冷盘搬上餐桌,给来游茅山的客人当下酒菜,人们大加赞赏,还纷纷买下它往家里带。这一来,它的名气就传出去了。自此,一拨又一拨的来客竟然留下“没吃过咸鹅就不算到过茅山”之说。这又使得精明的茅山人触发了灵感,连忙创造出“茅山老鹅”这么个当地的“新特产”。
     要品尝正宗的“茅山老鹅”可不能心急,因为得由民间的厨中高手事先采用数百年传统的腌制方法,即“三天盐腌、三天卤泡、三天晾晒”。别担心人家会用什么“防腐剂”,人家的“腌技”高超得很,根本用不着那损德的玩意儿。不过各家也都会在盐卤里添加几种或十几种中药材,至于除了茴香、花椒、八角这些众所周知的“大外货“外到底还添加了哪些地产的东西,这可是最高的商业机密,恕我无可奉告。
     如今一到冬季,句容许许多多交通要道的两旁,便挂满了腌好的老鹅,专供过路客们选购。每到此时,外地客商便蜂拥而至,将句容的咸鹅一车又一车地运出句容,销往全国各地,让它们飞进大小不一的酒楼饭馆,也飞进寻常百姓家的餐桌。
     “茅山老鹅”火了后,茅山老区养鹅农家的日子也变得红红火火。
       茅山位于句容的南乡,句容北乡的商家似乎不太好意思再打“茅山牌”,但他们也不甘落后,紧接着推出了“仑山湖风鹅”。
      仑山湖位于南京秦淮河的上游,是块集山光水色于一体的风水宝地,南京、上海甚至港台的许多富豪都在那里购买了别墅,顺便不时吃吃地产的风鹅。“仑山湖风鹅”是“句容老鹅”的另一个品牌,与传统的腌制咸鹅相比,它是聘请了某些专事美食开发的大学教授参与研制的,在制作工艺上更多使用的是现代化的方法,并采用了精美的真空包装。“仑山湖风鹅”的最大特点是“老鹅”不老,肉质相当细嫩,口味相对清淡,贮存期长,最适宜当作年礼相赠亲友,也最适宜老人和孩子食用。如今,它正与“茅山老鹅”在市场上互相媲美、各领风骚。
      无论“茅山老鹅” 还是“仑山湖风鹅”,毕竟都是腌制的陈货,因受时令限制,主要在冬季和春季俏销。为了打破这种限制,争取更大的市场空间,一些精明的句容人又把眼光投到了红烧老鹅上。
      红烧老鹅原本是一道农家的待客菜,由农家大嫂采用原汁原味的烧制办法,因而完全保持了乡土风味。如今城里人最爱吃的是“绿色环保食品”,于是句容的“红烧老鹅馆”便应运而生,且如雨后春笋,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“新坊红烧老鹅馆”。
      新坊位于句容市郊的新坊村,从2000年起,该村即有厨师尝试制作红烧老鹅对外经营,如今这里开始专营老鹅加工,并已形成了一个专业的农家乐餐饮村,全村经营老鹅馆的竟有近30户人家,每户每年平均接待游客1800人左右。不仅句容市区的人趋之如骛,就连南京人、镇江人也成了常客,最近苏锡常及上海也时有美食家来大快朵颐。
      句容的红烧老鹅之所以味道鲜美,除了现杀现烧外,秘诀还在于烧鹅所用的木材上。笔者去吃了多次方才打探得到,那里的红烧老鹅大都悄悄地以桃树枝为燃料,因为桃树枝富含某种树脂,这种树脂在燃烧过程中据说最能增添鹅肉特殊的清香。至于这其中有什么科学道理,我就不得而知了。好在句容恰恰是桃乡,有取之不尽的桃树枝,可谓得天独厚。
      一只白鹅,让句容人做足了文章。产自这里的“容牌”老鹅曾于2002年荣获江苏省第七届食品博览会金奖,且连续两年获得“江苏省名牌产品”称号,还被列为省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。在2009年江苏省首届乡村美食大赛中,茅山百事特鸭业的“容牌”老鹅又一举夺冠,获得“金牌菜”称号,更是在把句容白鹅推向全国餐桌的进程中推波助澜,添砖加瓦。
       白鹅给句容人带来了滚滚财源,带来了无限商机。

Copyright © 2009-2024 句容市文化馆 地址:江苏省句容市华阳镇肖杆路与崇明路交叉口(文化中心内)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网址: 邮箱:jrwhg@163.com 苏ICP备2021028937号 站长统计